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时得知好友徐庶在曹魏的近况,不禁感慨曹魏人才繁盛。这一点确实如此,曹魏相比其他两国来说,可谓猛将如云,谋士如雨,在众多光环笼罩之下,一些人就容易失色,从而被人们忽视。刘晔就是这样一个人,他虽然在历史中的存在感并不高,但他却是曹魏集团中非常重要的“智库”成员。尤其对天下大势有非常敏锐的判断,其聪明才智,绝对不次于诸葛亮。
刘晔(?-234年),字子扬,淮南成德人,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。在他七岁时母亲去世,十三岁时遵从母亲遗命,亲手杀掉了家里的成年仆人,而后又坦然向父亲请罪,刘普在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原谅了他。后来天下大乱,扬州地方的豪强们大多不愿抑强扶弱而且狡猾残暴。当时郑宝想掳略百姓渡过长江到江南地区,看中了刘晔是当地的高族名人,想要强逼他倡导这个计谋。刘晔知道后在中门外设酒菜饭席给郑宝部众,自己则与郑宝在内宴饮,并暗中要人借敬酒的机会杀掉郑宝。在郑宝醉后,刘晔亲手用佩刀斩杀了他并斩他的头下来,并向那些首领陈说祸福利弊,最终众人叩头迎纳了他。
建安四年(199年)刘勋因不听刘晔的建议败于孙策后,刘晔便同刘勋一同投奔曹操。袁术败亡后,曹操占据寿春,派兵征讨附近山贼,但首战失利。刘晔认为应该先悬赏劝降,再用军事实力进逼,那山贼就会自己溃败。最终真的如刘晔说预料到的那样,战后曹操辟刘晔为司空仓曹掾。建安二十年(215年),曹操征伐据守汉中的张鲁,刘晔被任用为主簿。临行之际,刘晔给曹操出了好几个计谋,其中一条就是攻打张鲁,即使失利也要坚持。结果证实果然如此,在第一次失利后,坚持继续攻打,最终一举拿下汉中。
黄初元年(220年),曹丕代汉称帝,刘晔升任侍中,赐爵关内侯。当时孙刘联盟破裂,曹丕问众臣究竟刘备会否为被孙权袭取荆州而杀害的关羽报仇,只有刘晔一人认为刘备一定会借出兵而重振声威。公元221年,刘备发动夷陵之战,攻打孙权。孙权随后主动投降魏国。刘晔不让曹丕接受,提出联合一心想报仇的刘备,一起攻打孙权的计谋。曹丕听后拒绝了,在夷陵之战后东吴渐见不臣之心,曹丕这时才缓过神来,意欲征讨孙权。魏黄龙五年曹丕亲征伐吴,最终孙权都没有来,曹丕唯有撤退。
太和元年(227年),曹丕驾崩,魏明帝曹叡继位,进封刘晔东亭侯,食邑三百户。历侍曹操、曹丕、曹睿三朝又如此圆滑的他最终被人检举,曹睿便开始疏远他,将其冷落。在太和六年(232年)因病改任太中大夫,不久出任大鸿胪。两年后再任太中大夫,郁郁死去。谥景侯。
免责声明:www.yesbaike.com只负责收集整本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49484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